中新社文昌4月2日电 (洪坚鹏)4月2日,家人将已故台湾诗人罗门的骨灰迎请回琼,埋葬于其家乡文昌地太村父母的墓旁,满足他落叶归根的愿望。
下葬当天,恰逢清明时节。罗门的几十位至亲悉数参加,本地政府也派出代表为罗门敬献花圈。
罗门夫人蓉子与挚友周伟民、唐玲玲在挽联上写道:“身处台湾思故乡,永不用失的诗魂。”现在,罗门的诗魂最末安于故乡,在面朝大海的小小村子里,与父母为伴。
罗门的侄媳妇吕岩告诉记者,家人还将择期前去台湾,与蓉子筹议回琼定居事宜。因为罗门夫妇没有子嗣,做为罗门的后代,家人都愿意奉养蓉子,以让她安享晚年。
90岁的琼籍台湾华语诗人罗门本年1月18日在台北仙逝。动静传至琼岛,文化界世人、读者黯然。
“罗门,兄弟,请你回家/请你回家过大年/兄弟,你听到了吗?/我,成千上百个我,迎你回家/你的名字如风如海风/吹过我的心吹过我们的心/你的名字是海南的文昌的铺前的海风/吹过回家的路。”
曾为罗门颁布两岸诗会首届“桂冠诗人”奖的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,为他写下了那首《回家,迎罗门回家》认为逃思。
1月24日,海南文化界、新闻界40多人,自觉相聚在海口骑楼老街水巷口,举办了一场“一位地道的诗人罗门”逃思会,以诗歌和追想,温暖驱逐罗门诗魂“回乡过年”。
罗门少年时遇日本侵略海南岛而离乡,之后从广东去了台湾。曾任台湾《蓝星年刊》、《蓝星诗选》主编与蓝星诗社社长,曾出书《曙光》、《第九日的底流》等多部诗集,获首届蓝星诗奖。1966年他以《麦坚利堡》一诗获菲律宾总统“马可仕金牌奖”;1969年获菲律宾总统“大绶勋章”,他和夫人蓉子被并称为“中国出色的文学夫妻”。2012年,他以“台湾现代主义诗歌巨擘”,获首届两岸诗会“桂冠诗人”奖。(完)